桥架的表面处理是提升其防腐性能、耐用性、美观度的关键环节,需根据使用环境(如干燥室内、潮湿户外、腐蚀工业区)和成本预算选择适配方法。常见处理方法可分为防腐类、防火类、装饰类三大类,具体如下:
这类处理的核心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在桥架表面形成防护层,隔绝空气、水汽、酸碱等腐蚀介质,延长使用寿命。
通过在钢铁表面覆盖锌层(“牺牲阳极” 保护,锌优先腐蚀,保护基体),分热镀锌和电镀锌两种:
- 热镀锌(热浸镀锌):
- 工艺:将桥架浸入 440~460℃熔融锌液中,表面形成均匀锌铁合金层 + 纯锌层(总厚度≥85μm,户外环境需≥100μm);
- 优势:锌层厚、附着力强(划格测试脱落面积≤5%)、耐腐蚀性优异(户外寿命可达 15~20 年);
- 适用场景:济南户外管廊、潮湿地下室、化工园区等强腐蚀环境。
- 电镀锌(冷镀锌):
- 工艺:通过电解作用将锌离子沉积在桥架表面,锌层薄(10~30μm);
- 优势:成本低(约为热镀锌的 1/2)、表面光滑美观;
- 局限性:耐腐蚀性弱(室内干燥环境寿命 5~8 年,潮湿环境易生锈);
- 适用场景:办公楼、商场等干燥室内场景。
通过涂刷油漆形成保护膜,分底漆 + 面漆组合:
- 底漆:防锈漆(如红丹防锈漆、环氧底漆),直接附着于钢材表面,隔绝水汽;
- 面漆:调和漆、醇酸磁漆等,提供色彩(如灰色、白色)和耐候性;
- 工艺:喷砂除锈→刷底漆(2 遍,干膜厚度≥40μm)→刷面漆(2 遍,干膜厚度≥60μm);
- 优势:成本低(约为电镀锌的 70%)、颜色可选(适配建筑装饰);
- 局限性:漆膜易划伤、脱落(尤其潮湿环境,3~5 年需重新涂刷);
- 适用场景:室内干燥仓库、非腐蚀性车间。
将粉末涂料(环氧树脂、聚酯树脂等)通过静电吸附在桥架表面,高温固化成膜:
- 工艺:磷化处理(增强附着力)→静电喷涂(粉末厚度 60~120μm)→180~200℃固化;
- 优势:漆膜均匀、无流挂,耐酸碱性能优于油漆(但弱于镀锌),颜色丰富(如白色、灰色、蓝色);
- 局限性:户外耐紫外线能力差(易褪色),漆膜较脆(冲击易剥落);
- 适用场景:医院、数据中心等对美观和洁净度有要求的室内环境。
铝合金桥架通过电解在表面形成氧化膜(Al₂O₃),增强防腐性:
- 工艺:脱脂→酸洗→阳极氧化(在硫酸溶液中电解,形成 5~20μm 氧化膜)→封孔(用热水或镍盐封闭孔隙);
- 优势:氧化膜与基体结合牢固,耐腐蚀性优于未处理铝合金,且表面哑光质感好;
- 适用场景:潮湿户外(如济南户外弱电桥架)、沿海轻度盐雾环境。
玻璃钢桥架本身由玻璃纤维 + 树脂制成,表面可额外涂覆树脂层增强防腐:
- 工艺:成型后在表面涂刷 1~2 遍环氧树脂或乙烯基树脂(厚度 0.2~0.5mm);
- 优势:耐强酸、强碱、盐雾(pH 1~14 环境适用),寿命可达 20 年以上;
- 适用场景:化工园区、电镀车间、沿海高腐蚀区域。
在防腐处理基础上,针对高防火要求场景(如高层建筑、管廊)增加防火涂层:
- 膨胀型防火涂料:
- 成分:树脂 + 膨胀剂(如三聚氰胺、季戊四醇),遇火膨胀形成蜂窝状隔热层(厚度增至原 10~30 倍);
- 工艺:在镀锌或喷涂后的桥架表面涂刷(厚度 3~7mm,根据耐火等级:1 小时耐火需 3~5mm);
- 适用场景:商场、地铁等需 1~2 小时耐火的场所。
- 厚型防火涂料:
- 成分:无机材料(水泥、岩棉、蛭石),非膨胀型,耐高温(1000℃以上不燃烧);
- 工艺:喷涂或抹涂(厚度 7~45mm,2 小时以上耐火需≥10mm);
- 适用场景:热电厂、核电站等需高耐火极限的工业场景。
- 抛光处理:铝合金桥架可抛光至镜面效果(配合阳极氧化),用于高端场所(如酒店大堂);
- 彩涂处理:在钢板表面涂覆彩色涂层(如氟碳涂层),兼具装饰性和耐候性(户外褪色慢),适用于外露且需美观的场景(如景区亮化工程桥架)。
环境类型 | 推荐处理方法 | 寿命(年) | 成本(相对值) |
---|
干燥室内(办公楼) | 电镀锌 / 粉末喷涂 | 5~8 | 中(1.0) |
潮湿户外(管廊) | 热镀锌 | 15~20 | 高(1.5~2.0) |
强腐蚀(化工园区) | 热镀锌 + 防火涂料 / 玻璃钢 | 10~20 | 高(2.0~3.0) |
美观需求(医院) | 粉末喷涂(白色) | 5~7 | 中(1.2) |
低成本临时场景 | 涂漆(防锈漆 + 面漆) | 3~5 | 低(0.5~0.7) |
桥架表面处理的核心是 “防腐为主,兼顾功能与成本”:户外 / 潮湿环境优先选热镀锌(性价比最高);强腐蚀环境用玻璃钢或热镀锌 + 防火涂料;室内干燥场景可选电镀锌或粉末喷涂(平衡成本与美观)。选择时需结合环境腐蚀等级、预期寿命、预算综合判断,避免 “过度处理浪费” 或 “处理不足过早损坏”。